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舍利子成分是什么 舍利子是真的還是假的
舍利子,在佛教中受到重視與尊敬。但是在佛教中,“舍利”和“舍利子”,概念是有所不同的。
死后遺體—舍利
舍利是印度語,梵文śarīra,或譯室利羅、設(shè)利羅;義“骨身”、“體”、“遺身“,是印度人死后身體的總稱。但本意卻非如此。舍利最初意思是代表“米粒”,因為佛舍利形似米粒,所以得名。 所以舍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詞語,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。
在印度,人死后的遺體,俗例多用火葬,火葬后的骨灰(舍利),藏在金屬的、石質(zhì)的、陶質(zhì)的容器中,埋在地下。稍高出地面的即稱為塔,塔是高顯的意思,相當于中國的墳。藏舍利的容器,無論是金屬的石質(zhì)的,有特殊形式,可以供奉在屋里,也稱為塔。這種藏舍利的塔,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。因此,舍利與塔,在印度民族宗教中,成為尊敬的對象。而中國對于祖先的遺體,墳?zāi)贡愠蔀樽鹁磳ο蟆?/p>
依于尊敬遺體的道理,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發(fā)、剪下的爪、牙齒、骨灰等,都是舍利,而受到尊敬。所以佛教中,有發(fā)舍利、爪舍利、牙舍利 ,及發(fā)塔、爪塔、牙塔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