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時花競巧 九子粽爭新是什么意思?九子粽是什么?
端午節(jié)離不開吃粽子。我國最早的粽子出現(xiàn)在春秋時期,是用菰葉包裹黍米(菰葉就是茭白葉,黍米是糜子一類的雜糧)煮制而成的,因為外形為牛角狀,所以稱為“角黍”,這是北方的粽子;也有用竹筒鉆孔裝進大米做成的粽子,叫做“筒棕”,這是南方的粽子。到了唐代,粽子就只有角黍這一種了,唐長安城里流行端午吃粽子或者相互贈送粽子的習俗。粽子講究要用上等的好糯米,烹制方法已經(jīng)由水煮變成了蒸制。長安城里的粽子是不用菰葉包裹的,形狀主要有錐形和菱形,日本文獻中稱之為“大唐粽子”。這種粽子里面是沒有餡仁的,要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,放在碟子里,淋上蜂蜜,吃起來筋軟涼甜、芳香可口,它還有一個芳名——賜緋含香粽,是當時高檔宴會上的佳品。賜緋含香粽以西市庚家所做的最為有名,譽滿長安城,時人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中有記載:“庚家粽子,白瑩如玉。”唐代詩人元稹曾稱贊賜緋含香粽 “彩縷碧筠粽,香粳白立團”。這種粽子在今天西安的大街小巷依然能覓得蹤跡,它就是夏日人們常吃的“蜂蜜涼粽子”。
端午節(jié)的本來面目是惡日,于是,人們便利用能夠避邪祛惡的東西來對付它,首選之物就是艾草。端午節(jié)的前幾天長安城里的艾草大量上市,供不應求。端午此日,家家戶戶門廳懸掛艾草,講究一些的會把艾草扎成人形或剪成劍形,稱為艾人、艾劍。因為民間把老虎視作避邪神獸,也有人把艾草做成虎形,大的掛在門首,小的戴在身上。為了防止惡毒侵身,人們的飲食里也離不開艾草,把艾草剁碎和小米一起做成艾糕;用艾草泡酒喝,艾草和賜緋含香粽混合的味道就成了長安城端午日的主要氣息。對付端午惡毒的另一個辦法就是佩戴一些飾物,這些飾物有五色絲、條達、百索、長命縷、辟兵繒、鳩鐲、宛轉(zhuǎn)繩、朱索、健人、豆娘等等,是用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色絲線編織成粗一點的繩索,再用這些繩索做成各式各樣的佩戴物,戴在頭上、胸前、胳膊上、手腕上,也可以作為禮物饋贈,目的都是為了驅(qū)瘟病、除邪祟、止惡氣、求吉祥。除此之外,唐長安城里還流行端午日在家里掛五時圖、五時花的習俗,所謂五時也叫五毒,指的是蛇、蝎子、蜈蚣、蜥蜴、蟾蜍五種毒物,五時圖就是把這五種毒蟲的形象繡成飾品,掛在庭院居處,用以毒克毒的方法避免毒蟲侵害;五時花是把采摘來的石榴花插在花瓶里美化住所,這是女性的專利。今天關(guān)中一帶流行端午穿五毒背心、五毒肚兜、送五毒香囊的風俗就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,而石榴花則被定為西安的市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