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三學生中標冬殘奧會吉祥物 燈籠寶寶雪容融誕生的故事
團隊中的幾位青年教師即刻啟程前往深圳,考察吉祥物模型制作情況。兩天時間內,團隊考察了模型制作工藝、確定了模型制作加工廠,并簽署了保密協(xié)議支付了“預付款”。
然而,冬奧組委認為這樣的制作存在泄密風險。為保證萬無一失,那筆“預付款”就成了“毀約金”,吉林藝術學院不得不自行完成模型制作。
那個吉藝專家公寓100多平米的工作室,很快變身成臨時模型加工廠,3平米的陽臺改裝成了噴漆房。
團隊成員都開始學習新本領,分別進行建模、抽殼、3D打印、打磨、噴漆等工作。大家學會了手工打磨、手繪涂漆、拼裝組合等技能,每一個人都身兼數職。
“我感覺在這期間學到的東西,真的比我大學三年學到的總和都要多!”姜宇帆回憶。
6月正值盛夏,工作室窗簾不能打開,陽臺改裝的噴漆房暑熱難耐,雖然學校第一時間為工作室裝上了空調,但超過10人進行“工業(yè)作業(yè)”,空間實在太小。
艱苦卓絕地努力后,模型建好,在送往北京的過程中,機場安檢反復用X光掃描這個小黑箱,郭春方只能解釋為:“那是一個玩具模型。”
在兩次模型遞交后,冬奧組委即刻反饋:模型制作精良,望能夠嘗試更多領域的拓展應用。接下來的7、8月份,團隊又完成了吉祥物表情包、運動形態(tài)、流行語動圖gif、國慶相關gif以及冬奧景觀應用設計等大量工作。
燈籠寶寶的命名也下了一番功夫,最終定為“雪容融”,既有北京的民俗味兒,又諧音地跟冬奧會吉祥物熊貓“冰墩墩”工整對應,用兩個不同的rong字,更能彰顯殘疾人運動的包容、融合的理念。
終于,吉藝團隊在8月21日等來了確定燈籠寶寶為2022年冬殘奧會吉祥物的喜訊。
“當時的心情真的是特別激動。在給我發(fā)冬奧會會徽胸針的時候,我手一直在抖,怎么也帶不上。”姜宇帆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