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獎得主別樣財路 在華活動出場費上百萬
在德國“出場費”一般5萬歐元起
“沒有消失的‘諾貝爾效應’。”德國《焦點》周刊近日刊文稱,已經(jīng)走過近120年歲月的諾貝爾獎,獎金不再是其最大的焦點。今年,諾獎得主可獲得900萬瑞典克朗(約合人民幣660萬元),如果與其他人共同獲獎,那么獎金還要平分。顯然,這筆錢對許多獲獎者而言不再意味著“巨大財富”。然而,諾貝爾獎帶來的效應是巨大的,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,獲獎意味著打開了一個“寶藏”。
德國克萊斯塔爾公關公司主管漢斯曼接受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記者采訪時概括說,所謂“寶藏”主要來自四個方面:一是推動職業(yè)前景,比如文學獎得主的書籍幾乎都會成為暢銷書;二是獲得各種名譽職位,比如榮譽教授、協(xié)會理事等,此類職位工作量少,但收入往往不菲;三是參加主題演講、學術交流等活動,諾獎得主在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演講一般最低價是5萬歐元,要價10萬也是常事;四是與企業(yè)進行實質(zhì)合作,比如出售專利、技術等,或成為公司合伙人,在這方面主要獲益的是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、物理獎、化學獎獲得者。
據(jù)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記者了解,德國大型企業(yè)和各類機構也喜歡邀請諾獎得主出席活動。一家汽車集團新聞官對記者表示,諾獎得主都站在某一領域的“金字塔頂端”,他們不僅在學術上出類拔萃,而且德高望重。他們既能帶來名人效應,又能幫助提高企業(yè)聲譽。
諾獎得主出席活動一般都要收取“出場費”,但也有例外——對于1951年創(chuàng)辦的德國林道諾貝爾獎得主大會,他們不僅不要錢,還主動要求參加!董h(huán)球時報》記者曾參與報道過這一大會;顒訛槠谝恢,每年6月最后一個周日開幕,7月初結(jié)束,每次大約有40位諾獎得主和60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科學家參與,其宗旨主要是給青年學生提供與頂尖學者面對面深入交流的機會。
大會是純公益性質(zhì)的,經(jīng)費主要來自企業(yè)贊助,僅為前來參會的諾獎得主承擔旅行費用、參加會議期間以及會議結(jié)束后在林道停留一兩天的相關費用。大會一名負責人曾告訴記者,與會諾獎得主看重的是這一活動的價值,即對年輕科學家的扶植。
“諾貝爾獎不是科學家的全部”
漢斯曼認為,亞洲已成為“最受諾獎得主歡迎”的地方,一方面因為它經(jīng)濟發(fā)展迅速,未來很有可能是全球政治和經(jīng)濟中心,另一方面由于諾獎得主數(shù)量很少,因此其“諾貝爾獎經(jīng)濟市場”很大。
“年長,男性,美國人——這是典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”,德國《哥廷根日報》曾稱,諾貝爾獎已經(jīng)成為“美國的獎項”,而非洲和亞洲則很少有人得獎。有資料顯示,美國諾獎得主有383名,英國人133名,德國人109名。亞洲最多的是日本,有28名。
德國“第一先生”紹爾是一位著名的量子化學家。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及德國獲得諾貝爾獎次數(shù)少的原因。紹爾說,德國在頂尖科研上沒有明確目標,一些科研計劃并不以追求諾貝爾獎為目的。德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更重視平衡發(fā)展。而美國的機構則很有針對性地對科研項目進行資助。這位曾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表示,諾貝爾獎固然美麗且引人注目,但它不是衡量科學力量的唯一尺度,“諾貝爾獎不是科學家的全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