芬蘭美女總理刷屏 馬林上位成芬蘭第三位女性領導人
“鐵娘子”也需觀念和制度照拂
歐洲女性在政商界的脫穎而出,首先是女權主義運動推動的結果。從1792年瑪麗·伍爾斯通克拉夫特寫下《為女權辯護》一書開始,歐洲女權主義者通過不懈的奮斗和犧牲,一步步為女性爭取到參政權、教育權、財產權、離婚權,促進了婦女地位的普遍提高,也掃除了婦女參政從商的觀念障礙。
在這個過程中,她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:1903年6月14日,在大賽馬會上,一位女權運動者試圖抓住英王喬治五世的馬韁時喪生,由此成為英國女權運動的第一位殉道者。曾有一度,英國政府動輒把女權運動者投入監(jiān)獄。有的女權運動者在監(jiān)獄中絕食抗議,醫(yī)生和獄卒用管子給絕食的女權運動者強行灌食。這樣的努力和爭取,雖然悲壯,卻讓歐洲婦女在權利上的每一步前進都是扎實可靠的。
其次,歐洲戰(zhàn)后實行福利制度,豐厚的生育和育兒福利、帶薪的超長產假、完善的母嬰護理公共設施,使得女性沒有后顧之憂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能在生育7個孩子之余,在經濟學、醫(yī)學上取得成就,最終成功參政,都離不開這一套體系的照拂。
另外,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出臺了“女性配額”法案,以立法形式規(guī)定大型企業(yè)和聯(lián)邦政府部門管理層中的女性比例。比如德國就規(guī)定,從2016年起,德國100家大型企業(yè)監(jiān)事會新成員中的少數(shù)性別(通常為女性)比例須達到30%,如達不到,相應崗位保持空缺。這些規(guī)定當然有照顧和攤派的成分,但它只是提升女性地位這個社會工程的其中一環(huán),不是孤立存在的。
正是有這一系列的觀念和制度保障,才推動歐洲政壇涌現(xiàn)出了一大批優(yōu)秀的女性領導人。所以說,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,離不開社會制度的保障和理念上的鼓與呼,也離不開女性自身的勇氣和奮斗。馬林當選芬蘭總理,就再證了這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