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華男征婚被罵"普且信" 月薪三千征婚不成,月薪五萬直接被噴成篩子
其實這個描述本身是模糊的,什么是普通,什么又是真正的自信,本就很難定義。
而且,普通人不能自信嗎?當然能。一個擁有正經(jīng)工作或?qū)W業(yè),正在為生活努力著的人,憑什么不能自信呢?
因為大多數(shù)人都是普通人,所以“普且信”這個詞,使很多人感受到了冒犯。
先不論“普且信”是否合適,這里真正有意思的,是能夠流行且備受詬病的是“普信男”,而不是“普信女”。
一次,我與一位男性朋友發(fā)生爭辯,當對方態(tài)度強硬地指出我的觀點里的不對之處,我為了息事寧人,索性承認:“是,我就是不對。”
坦誠來講,我是真的覺得自己不對且糟糕嗎?未必,但承認自己不足,對我而言沒有任何壓力,因為早已熟練。
但我的反應卻讓那位朋友惶惑不已,甚至有點失望——在他眼里,爭論的目的,就是證明自己更強,證明自己是對的。哪有人這么輕易承認自己“不對”的呀?
可在我看來,當一件事物的爭論已經(jīng)難以達成理性結(jié)果時,想辦法中止無意義的爭吵,才是接下來交談的目的。
與身邊不少女性朋友交流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,在人際交往中,習慣性自我否定的是她們,總認為自己不夠好而產(chǎn)生焦慮的也是她們。
在一種基于傳統(tǒng)觀念的慣性里,比起男性,女性的確更習慣自我批判、自我審視。“嬌羞”是專屬她們的,“陽光”是分給男孩們的。
“朝內(nèi)看”而不是“朝外看”,不僅是對女孩的一種期待,也是一種保護。
如波伏娃那句著名的論調(diào):男人的極大幸運在于,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,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,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;女人的不幸則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。她不被要求奮發(fā)向上,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。當她發(fā)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,已經(jīng)為時太晚,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