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宮鎮(zhèn)館之寶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讓后人稱贊不已
2019-11-16 13:38:11來源:四海網(wǎng)綜合
《千里江山圖》既符合散點透視也符合平遠、高遠和深遠的審美要求,王希孟把三維景物刻畫在二維的畫面之中,能夠深遠的空間感,是他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觀察,經(jīng)過主觀審美改造之后以圖像的形式描繪出他對客觀事物的理解,在追求形似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自己對美的感受,這也是傳統(tǒng)美學之中的意與象相結合,王希孟的這幅畫恰恰符合這一審美要求。
在有些研究之中,傳統(tǒng)繪畫并沒有透視,其實這是不全面的,《千里江山圖》足以證明早年千年以前的古人已經(jīng)把透視運用到了繪畫之中。我們熟知的一些西方寫實素描、寫實油畫中要求嚴謹?shù)脑煨,精準的透視以及色調明暗的轉變,以達到真實的效果,其實傳統(tǒng)水墨繪畫也有著一樣的道理。
這是一幅近12米長的山水之作,運用了多個透視點,每個點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,如果把每個透視點單獨欣賞,會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局部的畫作都可以單獨成畫,但是把每個點相連又形成了一幅前后呼應的巨幅之作,在平邑的視線之中保持了畫面的連貫美感,也給欣賞者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感覺。
這幅畫第三個特點,《千里江山圖》之中的美學思想。關于王希孟的記載僅有只言片語,他從十八歲開始做畫院的學徒,到去世的時候僅僅二十歲左右。但是這幅畫是他在十八歲的時候所畫,可見這位少年有著深厚的文學素養(yǎng)和藝術審美。
* 聲明:本文由四海網(wǎng)用戶yanfang原創(chuàng)/整理/投稿本文,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,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,內容僅供參考學習,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(jīng)嚴格審查,歡迎批評指正。
相關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