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十大特色美食 吃完讓你贊不絕口(2)
3. 草頭圈子
草頭圈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,屬于滬菜系。此菜色澤深紅間綠,圈子酥爛軟熟,肥而不膩。在上海海派菜單里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美食,這道菜上海人現(xiàn)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,要在以前只能在草頭上市時才能吃上這道菜,草頭是句上海土閑話,實際上它的學名叫作苜蓿。
此菜色澤深紅間綠,圈子酥爛軟熟,肥而不膩并且具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
豬大腸:豬大腸有潤燥、補虛、止渴止血之功效,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、脫肛、痔瘡、便血、便秘等癥,因其性寒,凡脾虛便溏者忌食。
苜蓿:苜蓿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,是治療貧血的輔助食品,其中大量的B族維生素,可幫助治療惡性貧血;此外,苜蓿還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;有止咳平喘的苜蓿素和苜蓿酚,對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;另外苜蓿中含有粗纖維,可促進大腸蠕動,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,防治大便秘結(jié)和腸癌。而且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腸道收縮,增加血中甲狀腺素的含量,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度抗癌作用。
4. 楓涇丁蹄
上海楓涇丁蹄是上海地區(qū)的特色傳統(tǒng)名菜。上海楓涇丁選用豬后蹄為主料,佐以紹酒,冰糖,桂皮,丁香等輔料烹制而成。選料注重活、生、寸、鮮;調(diào)味擅長咸、甜、糟、酸。成品具有冷吃“香”,蒸熟后吃“糯”的獨特味道,色澤紅亮,鹵汁濃厚,肉質(zhì)肥嫩,負有盛譽。
“楓徑丁蹄”與該鎮(zhèn)“丁義興酒店”有關(guān)。公元1852年(清咸豐二年),有姓丁的兄弟兩人在這鎮(zhèn)的張家橋地方開設(shè)了一家名叫“丁義興”的酒店,生意一般尚可,但不能滿足了氏兄弟做大生意、賺大錢的欲望。為了進一步打開局面,擴大營業(yè),丁氏兄弟就把主意打在楓徑豬蹄上。楓徑豬是著名的太湖良種,它細皮白肉,肥瘦適中,骨細肉嫩,一煮就熟。丁氏兄弟就取其后蹄,烹制時用嘉善姚福順三套特曬醬油、紹興老窖花雕、蘇州桂圓齋冰糖,以及適量的丁香、桂皮和生姜等原料,經(jīng)柴火三文三旺后,以溫火燜煮而成。熟后外形完整,色澤暗紅光亮,熱吃酥而不爛,冷吃噴香可口,肉質(zhì)細嫩,湯質(zhì)濃而不膩,十分可口,久吃不厭,故很受歡迎,人們稱為“丁蹄”。 丁蹄。即“丁義興”熟食店特制的“紅燒豬蹄”。因店主姓丁,故名曰“丁蹄”。